关注:生物医学工程考研专业介绍/基本信息/学校名单

2023-03-10 13:12:48 来源:教育联播网

生物医学工程基本信息、考研专业介绍、学校分布与名单


(资料图)

1、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生物医学工程

专业代码:107200

门类/类别:医学

学科/类别:生物医学工程

哪些学校好考,哪些学校分数线更低?

提升你的上岸率,可能只在于选择!

尽在【智能择校小程序】

2、专业介绍

上海理工大学

温州医科大学

深圳大学

(017)公利医疗技术学院

专业代码:107200

专业名称:生物医学工程(医学)

专业介绍: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由理、工、医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是电子、机械、材料、热能动力、分子生物医学等多种工程学科与生物医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从工程学的角度,在多层次上研究人体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揭示其生命现象,为防病、治病提供新的技术手段的一门综合性、高技术的学科。上海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设有医学成像与图像处理技术、康复医学与智能设备、分子影像与介入医学、心血管疾病的分子机制、神经损伤的生物治疗、肿瘤治疗新技术、生物材料与分子生物医学、生物信息学与医学大数据、疾病标志物、药物靶点、临床转化医学等多个研究方向,突出体现了临床转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的技术特色。 本专业以公利医院科研平台为基础,聚焦医疗技术高端人才培养和原创新医疗成果研发和转化,依托上海市卫健委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等科研资源。近五年,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承担各级科研项目171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浦东新区科技进步奖7项;发表SCI收录期刊论文308篇,获国家专利123项。 目前学院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7人。已培养博士后5人,培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总人数超过200名,收到临床就业单位的好评。学院设立研究生办公室,负责研究生专业化培养和管理工作,并为研究生提供学习、生活上的便利,提供一定的生活补贴和医院实践学习机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在申请上海户口时在专业上有加分项。学院设有医工交叉专项(基金),鼓励、资助各类研究生开展医工交叉、设备集成创新研究等活动。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交叉学科,它综合生物学、医学、物理学、材料学和工程学的理论与方法, 解决医学中的相关问题, 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提供服务, 保障人类健康。《中国制造2025》将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列为十大重点领域之一,注重生物技术药物新产品研发及提高医疗器械创新能力,为健康制造提供两大标志性方向。

一、温医大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有何特色和优势?

温医大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以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两个一级博士点为根基,与眼视光医学、药学等特色学科深度融合,开展临床关键技术与转化研究以及医工整合型人才培养。在世界上率先发明标准对数视力表并成为国家强制标准,研发以视觉健康为特色的高端诊疗器械等,为临床个性化精准诊疗做出重要贡献。

温医大2008年获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首个获得生物医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医药类高校。2010年获批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同年获批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1年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共建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温州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所)。2018年获批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据2022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我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排名进入全球101-150名。

本专业建有国家眼视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眼部疾病)、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药监局眼科疾病医疗器械和药物临床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近视防控与诊治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智慧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临床功能材料与诊疗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为专业发展提供高水平的平台支撑。拥有生物医学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浙江省“十三五”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中心、“中国眼谷”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等教学实践平台。

二、该专业的研究方向有哪些?

温医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凝练形成四大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眼视光工程、医学信息学、生物医用材料和医疗仪器。

眼视光工程方向在国内率先开展眼视光临床诊疗新技术、高端眼科和眼视光医疗装备、眼科光学器件研制等工作。研究成果多次获得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研奖励。

生物医学信息学方向主要开展近视等眼病信息学、分子遗传学与精准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方向的教学、研究和产业开发工作。在青少年近视普查、高度近视队列建设和机制研究以及眼病多组学数据分析平台构建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生物医用材料方向主要开展生物医用替代和修复材料及再生医学、纳米医药等方向的教学、研究和产业开发工作。相关研究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资助。

医疗仪器方向主要针对临床重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指导研究参与重大仪器设备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先后在新型眼科装备、智能可穿戴传感器、医用假体设备、生物医学光子学等研究方面取得突破,相关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另外,基于以上四大研究方向,融合先进的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手段,设计“智能医药工程”学科,该学科把临床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挖掘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融合“医药基础”与“智能科技”两条主线,其研究内容聚焦于智能药物与医用生物材料研发、智能医学仪器、可穿戴设备、基因测序等。

三、该专业的师资团队怎么样?

本专业现已凝聚一大批高水平的学术专家,由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浙江省特级专家等多位高层次人才出任各培养方向学术带头人,形成校企结合的高水平导师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和浙江省高校创新团队。现有硕士生导师31人,博士生导师19人。教师入选国家高层次海外引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浙江省万人计划、浙江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才支持计划、省特级专家等60余人次。“生物材料与临床转化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入选地方高校“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凝练,本专业团队在眼视光工程、医疗仪器、生物医用材料、医学信息学四个前沿交叉领域形成稳定的学术发展方向,产出大量高水平研究成果,部分研发工作达到国际水平。在药物载体与组织工程、产业化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并开始取得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专业负责人陈浩教授,博士生导师,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执行院长兼附属眼视光医院副院长,国家眼视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温州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所)副院长,浙江省临床功能材料与诊疗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视觉健康分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专家委员、第十二届委员会防盲学组副组长、眼视光学组委员,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陈浩教授聚焦重大致盲性和功能性眼病临床重大需求,深入开展生物医学工程前沿技术与眼科诊疗有机结合的转化研究。在生物材料、药物控释、医学成像等多技术领域开展涵盖基础、工程技术和临床转化的全程研究,在眼植入物、药物载体、中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取得瞩目进展。他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浙江省卫生领军人才和科技部-盖茨基金会“Grand Challenges”青年科学家计划,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负责人。

四、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如何?

当今世界正在进入新一轮科技创新活跃期,各国科技竞争更趋激烈,这种竞争尤其集中在未来科学技术、产业布局和相关人才培养上。我国人口老龄化突显、慢病增长的当下,随着“中国制造2025”、“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和推进,我们比以往任何时代更需要高端人才和技术创新。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符合新时代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坚实的医疗健康行业背景和广阔的科技创新前景,将成为科技创新战略性竞争的高地。

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毕业生成为卓越的医学工程师,能掌握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医学仪器、药物与医用生物材料研发、医学大数据等专业方向的系统专业知识,能独立开展上述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研发工作,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做出创造性成果。该专业就业领域广泛,社会认可度高,可就业于医疗机构(技术创新、临床研究)、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教学)、医疗器械公司和制药公司(研发)、创业投资机构等单位。

专业介绍

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着力培养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有宽广而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系统和较深入的专门知识与实验技术,在理、工、医等学科交叉领域进行前沿科学研究,特别是在生物传感、纳米医学、生物材料和分子影像等领域,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学科方向:本学科的研究方向瞄准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前沿科技,同时面向深圳市乃至全国的生命健康和精准医疗领域的需求,着重研究前言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新技术新方法。主要包括:生物传感、纳米医学、生物材料和分子影像。

导师队伍:专业导师队伍的规模与结构、特色与优势

深圳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师资力量集中,基础雄厚。目前承担研究生教学的专职教师有45人,全部具有博士学历,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有20人。每个研究方向形成了合理的学术梯队。

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简介:张学记 教授,博士生导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副校长。主要从事生物传感器领域的研究。

黄 鹏 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部副主任/医学院副院长,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课题负责人,深圳市孔雀团队负责人。主要从事分子影像学和纳米医学领域的研究。

董海峰 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课题负责人,主要从事核酸生物传感器和纳米药物领域的研究。

杨华艳 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就职于瑞士日内瓦大学讲师。主要从事手性纳米材料及其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研究。

苏 磊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纳米发光探针和抗菌材料领域的研究。

林 静 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课题负责人,广东省青年拔尖人才,荔园优青。主要从事功能探针设计和合成及其在疾病诊疗领域的研究。

许太林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深圳市高层次人才。主要从事可穿戴生物传感、器件和设备的研究。

舒 桐 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化学生物凝聚组装原理,开发和构筑智能生物传感探针、器件和设备,实现疾病标志物检测等场景应用。

张一帆 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深圳市高层次人才。主要从事分子影像纳米探针的设计及其在癌症协同治疗领域的研究。

课程设置:开设了生物材料、生物传感器、生物医学工程导论、医学统计学等专业课。

报考要求

欢迎具有化学、材料、生物或医学相关背景的学生报考;欢迎推免生,欢迎具有博士授权或硕士授权高校的考生报考。除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外,其他考生须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前取得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小编:大部分专业都会考英语科目,不放来测测你现在的英语基础。

2、考研学校分布与名单

全国(10)

吉林(1)

黑龙江(1)

上海(3)

浙江(1)

山东(1)

湖北(1)

广东(1)

四川(1)

吉林大学 mi"> 牡丹江医学院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温州医科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武汉大学 深圳大学 四川大学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